
茯苓,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1、阴虚火旺,口干咽燥者不宜用。
2、老年肾虚,小便过多,尿频遗精者慎用。
3、肾虚、小便频数、小便不禁或虚寒滑精者忌用。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
通常栽后8-10个月茯苓成熟,其成熟标志为苓场再次出现龟裂纹,扒开观察菌核表皮颜色呈黄褐色,未出现白色裂缝,即可收获
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宁心安神用朱砂拌。
茯苓含有茯苓聚糖、茯苓酸、脂肪酸、卵磷脂、腺嘌呤、蛋白酶和三萜类等物质,还含有钾、钙、镁、磷、铁、硫及二氧化硅等矿物质。
营养成分表
每100克服茯苓含量:热量(大卡)16碳水化合物(克)82.6、膳食纤维(克)80.9、钾(毫克)58、磷(毫克)32、铁(毫克)9.4、镁(毫克)8、硒(微克)4.55、钙(毫克)2、锰(毫克)1.39、蛋白质(克)1.2、钠(毫克)1、脂肪(克)0.5锌(毫克)0.44、烟酸(毫克)0.4、铜(毫克)0.23、维生素B2(毫克)0.12
一、茯苓开胃汤
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汤饮服。治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二、茯苓豆腐
原材料:茯苓粉20g、豆腐500g、胡萝卜、香菇适量(3人份量)
烹调方法:将茯苓粉与豆腐伴和均匀,用盐、料酒调味,再将胡萝卜和发好的冬菇放入锅内炒至半熟,然后将豆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小火慢慢焖煮,最好调味起锅食用。
健脾化湿、消食减肥,由于此药膳中主要食材是豆腐,因此患有肾功能不全、痛风的人群不宜多吃。
三、山药薏米茯苓粥
食材用料:山药50g(干的淮山片为20g)薏米30g 大米1小把 茯苓粉20g 枸杞少量(仅装饰用,不是必须)
做法:
1、山药去皮切小块,泡在水里防止氧化。薏米和小米洗一洗也用水泡一会。山药如果选好了,即使不泡水也不会氧化
2、一米和大米放入砂锅里,加入足量的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至米烂,加入闪耀和茯苓粉,继续煮20分钟。最后加入枸杞闷一会即可。
四、荷叶茯苓粥
食材: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砂糖适量。
做法:
1、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去了荷叶渣的汤中;
2、同煮成粥,出锅前加白砂糖调味即食。
此粥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对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五、茯苓山药蒸排骨
食材用料:排骨200g、茯苓粉一大匙、山药1小段、党参一小把(可不加)、红枣8颗(可不加)、淀粉1匙、蚝油、生抽、盐糖。
做法:
1、排骨焯下水,洗净备用
2、山药去皮洗净,切滚刀块,用清水浸泡防止氧化
3、红枣用温水泡发后洗净
4、排骨加入葱,姜,黄酒,生抽,盐,蚝油,糖以及茯苓粉,党参,少量的淀粉抓匀腌制一小时以上
5、加入红枣和山药
6、蒸锅里水开后,大火蒸50分钟
【茯苓的选方】
1、治小便不轉、头痛微热、烦渴
茯苓、白术、猪苓各9g,泽泻15g,桂枝6g。水煎,去渣,热服。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作用。
2、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茯苓12g,桂枝9g,白术、炙甘草各6g。水煎,去渣,温服。
3、产后尿潴留
将茯苓和葱白捣碎敷于气海和关元穴上,上盖热水袋。
4、糖尿病酮症
①生黄芪20g,玄参15g,生地,山药各15g,苍术、栀子、当归各l0g,黄岑、黄连、黄柏、赤芍、川芎、茯苓、泽泻各10g。每天1剂,水煎服。
②黄连10g,大黄9g,黄苓、栀子、牡丹皮、佩兰、泽泻各9g,赤芍5g,茯苓、山药各15g,苍术10g,生地黄15g,玄参、天花粉各Og,生黄芪20g。每天1剂,水煎服。
5、心源性水肿
茯苓50g,黄芪30g,大腹皮20g,泽泻20g,赤小豆30g。水煎3次,连服2个月。
6、苓桂术甘汤
茯苓12g,桂枝、白术各9g,炙甘草6g。水煎服。此方具有健脾滲湿、温化痰饮的功效,是中医治疗咳喘病的主方,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哮喘以及部分痰湿型疑难杂症。
1、利尿降压:茯苓的药性非常的平和,对于小便不是很畅通的人具有良好的功效。如果身体是偏向于寒湿的人,可以把它和白术、桂枝配合起来一同服用。如果身体是偏向于湿热的人,可以把它和泽泻、猪苓等配合使用。如果是脾气虚弱,可以把它和黄耆、党参等配合起来使用。它不仅能利尿,还对血糖高的人有较好的功效。
2、抗菌抗癌:茯苓对多种菌类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比如说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除了抗菌的功效作用,茯苓还具有抗癌的能力,比如我们常见的鼻咽癌、肺癌、乳腺癌等。
3、增强免疫:茯苓能够增加多种细胞的活性,比如说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另外茯苓中所含有的特殊物质能够增强抗体的分泌以及与抗原结合的细胞数。因此,它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4、镇静作用:茯苓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镇定作用,这可能是跟它妨碍了戊巴比妥分解和排泄,也可能是跟它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有关。它与戊巴比妥钠相互配合,能够延长麻醉的时间。
5、止咳止痰:茯苓对于脾比较虚弱的人来说,能够治疗痰症。使用时,可以和陈皮、半夏等一同配用,也可以和白术、桂枝一同配用。
6、抗肿瘤的作用:茯苓中所含的多醣体,已经在动物身上取得实验成功,证明了它对于抗肿瘤有非常好的作用,并且它对胸腺萎缩和脾脏增大也有一定的疗效。
1、《本草纲目》: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 2、《本草衍义》: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 3、《本草正》: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袪惊痫,厚肠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补阳。但补少利多。
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1、茯苓个: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2、茯苓块: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立方块状或方块状厚片,大小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3、茯苓片: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不规则厚片,厚薄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1、漏精白浊:雪白盐一两(并筑紧固济, 一日,出火毒),白茯苓、山药各一两。为末,枣肉和蜜丸梧子大。每枣汤下三十丸。盖甘以济咸,脾肾两得也。(《直指方》)
2、痫后虚肿:小儿痫病瘥后,血气上虚,热在皮肤,身面俱肿。葳蕤、葵子、龙胆、茯苓、前胡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煎服。(《圣济总录》)
3、肾虚白浊:肉苁蓉、鹿茸、山药、白茯苓等分,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枣汤下三十丸。(《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