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脚苦蒿

矮脚苦蒿

为桔梗目、菊科、假蓬属植物。分布于甘肃、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全草入药,性平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泻火止血之功效。常用于慢性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炎,肾炎,黄疸型肝炎,眼结膜炎,中耳炎,疮疡,便血,崩漏,外伤出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矮脚苦蒿
英文名称
aijiaokugao
拉丁学名
Conyza blinii Levl.[C. pinnatifida auct. Non Roxb.; C. dunniana Levl.]
性味归经
味苦;性平。
分布区域
别名
鱼胆草、苦艾、劲直假蓬、金龙胆草、金蒿枝、刘寄奴、细苦蒿、毛苦蒿、油蒿、龙胆草
被子植物门
$ {productTcm.gang}
桔梗目
菊科
假蓬属
熊胆草

药材性状

茎圆柱形,上部多分枝,长30-150cm,直径2-6mm,表面橘黄色或黄绿色,有纵棱槽,其上有众多的色长柔毛,长3-4mm;质较坚脆,易折断。单叶互生,黄绿色,两面均有众多的白色长柔毛,皱缩扭曲,易破碎,展平后,下部叶具柄,上部叶几无柄,叶片羽状深裂至全裂,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或浅裂。头关花序直径不足1cm,集于顶端呈圆锥状;花黄白色;成熟果实极易脱落飞扬,瘦果浅黄色,扁色,长约1mm,有冠毛1列,长5-6mm。气微,味极苦。

性 味

苦,平。

归 经

归肺、胃、肝经。

功 能

清热解毒,泻火止血。

主 治

慢性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炎,肾炎,黄疸型肝炎,眼结膜炎,中耳炎,疮疡,便血,崩漏,外伤出血。

相关配伍

①扁桃体炎及喉头炎:矮脚苦蒿3g。捣烂,冷开水浸泡,内服(《曲靖专区中草药手册》)

②外伤出血:矮脚苦蒿9g,乌贼骨6g,见血飞6g。共研末外用。(《云南中草药选》)

用法用量

6~9g。或捣汁饮服。外用适量:捣汁滴耳、点眼;或煎液熏洗;或研末撒;或捣敷。


用户中心 购物车
消息 收藏
在线客服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